
好順佳集團
2025-05-10 08:30:19
3455
0元注冊公司 · 地址掛靠 · 公司注銷 · 工商變更
好順佳經工商局、財稅局批準的工商財稅代理服務機構,專業正規可靠 點擊0元注冊
近年來,中國影視行業頻繁出現藝人獨立注冊公司的現象,其中以于正創立的歡娛影視旗下藝人的動向尤為引人注目。從吳謹言、白鹿到許凱,這些曾經依托歡娛影視資源成長的藝人,紛紛成立個人工作室或獨立公司,既反映出行業生態的結構性轉變,也揭示出藝人個體在職業發展中的主動選擇。
在傳統經紀模式下,影視公司掌握著藝人從作品曝光到商業代言的完整產業鏈資源。歡娛影視憑借《延禧攻略》《鬢邊不是海棠紅》等爆款劇集,曾成功將多位新人推向一線。隨著行業監管趨嚴(如限薪令、稅務規范化)和平臺話語權增強,藝人發展路徑被迫重構。根據天眼查數據,2025-2025年間,國內藝人關聯企業注冊量年均增長37%,其中影視行業從業者占比超過60%。
這種趨勢在歡娛系藝人中表現得尤為明顯:白鹿于2025年成立"鹿鳴影視文化工作室",除參演歡娛自制劇外,開始承接外部平臺的S+級項目;許凱通過"凱旋影業"嘗試參與劇本開發;吳謹言則注冊"謹言文化傳播公司",將業務拓展至短視頻內容制作。這些動作標志著藝人從單純的表演者向資源整合者轉型。
藝人獨立發展的深層動因,本質上是行業資源再分配與個體價值覺醒的共振。在創作層面,歡娛影視鮮明的"于正美學"風格,既成就了藝人的辨識度,也帶來角色定型風險。如聶遠在采訪中坦言:"演員需要不同類型的角色淬煉,而公司產能無法完全滿足。"自立門戶使藝人能更靈活地接觸多元化劇本,白鹿在《長月燼明》后接連出演現實題材劇集,正是這種策略的體現。
商業價值開發的需求同樣關鍵。第三方數據顯示,頭部藝人獨立運營后,商務合作分成比例可從經紀公司時期的30%-50%提升至70%以上。許凱通過自有公司對接品牌代言,成功將個人IP與國潮服飾、電競設備等年輕消費領域深度綁定,實現商業價值倍增。
這種轉變也暗合歡娛影視的戰略調整。面對行業寒冬,輕資產運營成為經紀公司降低風險的選擇。于正在采訪中表示:"把更多精力放在新人培養上。"這種"放水養魚"的模式,既維持了與頭部藝人的合作關系,又減輕了公司的運營壓力。
藝人獨立創業正在重塑行業權力結構。歡娛影視這類傳統制作公司,逐漸從"全約管理"轉向"資源服務平臺",其新建的影視基地和服化道體系,開始以租賃形式向藝人工作室開放。這種轉變催生出新型合作關系:在《尚食》項目中,歡娛提供制作支持,吳謹言工作室負責演員統籌,平臺方優酷介入發行,形成三方協作模式。
對藝人而言,自主權的提升伴隨著風險系數的增加。稅務管理、法務合規、團隊建設等挑戰接踵而至。某藝人工作室負責人透露:"每年至少需要300萬基礎運營成本,這對中腰部藝人是巨大壓力。"這也促使行業出現專業服務商,如專門針對藝人工作室的財稅顧問公司,2025年市場規模已達 億元。
從行業角度看,個體工作室的繁榮加速了內容生產的碎片化。歡娛系藝人成立的制作公司,更傾向于開發垂類精品劇集。如許凱公司參與的《天樞》主打男性向玄幻題材,填補了傳統影視公司的市場空白。但這種"作坊式"生產也帶來質量參差的問題,2025年藝人工廠出品的網劇中,豆瓣評分低于5分的占比達43%。
藝人獨立潮的持續,將取決于三個核心要素的平衡:創作自由與專業支持的結合,個體品牌與平臺資源的共生,以及商業價值與社會責任的統一。歡娛影視正在探索的"戰略合作伙伴"制度頗具參考價值——公司為藝人工作室提供劇本庫、服化道資源,藝人則優先出演歡娛主控項目,形成資源置換的良性循環。
這種演變揭示出影視行業正在經歷從"機構中心制"向"個體節點化"的轉變。藝人工作室既是內容生產的最小單元,也是行業資源流動的樞紐。隨著5G、AIGC等技術變革,獨立藝人公司可能進化為"微型內容工場",通過靈活對接平臺、品牌、用戶實現價值裂變。但無論如何演變,優質內容創作能力始終是立足之本——這正是歡娛系藝人在自立門戶過程中,從老東家繼承的最重要遺產。
在這個充滿變量的時代,藝人獨立創業既是挑戰也是機遇。當吳謹言在《乘風2025》舞臺上展現唱跳實力,當白鹿的抖音賬號粉絲突破3000萬,這些歡娛系藝人正在用實踐證明:脫離機構庇護不是終點,而是更復雜生態位競爭的開始。行業的未來圖景,或許就藏在這些個體突圍的軌跡之中。
您的申請我們已經收到!
專屬顧問會盡快與您聯系,請保持電話暢通!